博爱胸襟 润物无声——记必赢76net线路教授伍锋

来源:必赢76net线路 时间:2007-06-27

博爱胸襟 润物无声

——记必赢76net线路教授伍锋

伍锋,男,1955年生,贵州贵阳人,教授、硕导,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近二十篇。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在必赢76net线路里,你经常可以见到一位中等身材、精干结实、和蔼可亲的“小老头”,除了脸上的眼镜略微带给他一点儒雅的气质外,他那简朴的衣着,直率的谈吐,热情的性格让你很难想象他曾经通过教育部出国选拔考试,到美国做过一年的访问学者,两次参加在香港举办的国际语言学学术讨论会,参加过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九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和教育部“985工程“重点资助项目《新时代英汉大辞典》的编写,在国内本领域的核心期刊发表过相关学术论文近二十篇。这位功成名就的学者,倒像一个纯朴的老农,而他个人也认为自己是一个外语园地里辛勤耕耘的农夫。这位随和的教授就是员工们心目中的“伍锋爷爷”。

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受到父母的言传身教,伍锋教授对社会、对员工、对工作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他在文化大革命的动乱年代里,始终没有放弃对学习的追求、对知识的渴望,在恢复高考制度后,从农村直接考入大学,成为文革后首批入学的老员工。在大学里伍教授刻苦学习,成绩优秀,表现突出,被评为重庆市三好员工。正是大学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后伍锋教授留校任教,并很快在教学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年轻的学术骨干,得到了所任职学校中国矿业大学校系领导的信任,推荐参加教育部的出国选拔考试。他没有辜负学校的期望,顺利通过了出国选拔考试,被送到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深造,学成后按时回原单位努力服务,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1994年获得了美籍科学家王逢旦教授设立的“国际工程教育青年教师奖”。

严谨治学 培养员工

从1982年毕业至今,伍锋教授二十余年如一日,在外语教学和外语研究这块园地里辛勤劳作,在英美文学、语言学、翻译等学科方向上都有了一定积累,同时对西方社会、文化、哲学、美学思想都有一定的涉猎。这些知识的积累和丰富,极大地推动了他的教学和科研。他对西方文化思想史和文化传承的了解,激活了他的教学灵感,所教授的各门课程不是书本知识的简单罗列,而是旁征博引,把古代希腊罗马神话、圣经等西方经典及其文化内涵贯穿于教材之中,加上自己的研究心得,使员工从学习中享受到高雅情操的熏陶。

虽然平时非常随和,教学上伍锋教授确实十分“严酷”的,他所担任的综合英语课不仅自己对教材深入研究,熟悉书中的知识点,而且根据课文内容增添了相应的补充材料,并给员工组织了课外阅读材料来配合教材,规定员工期末必须读完两部长篇小说原著,各写出2500字的读书笔记。每篇课文学习完后,员工除了完成书上的练习,还必须按要求背诵一段课文,翻译一段文章。员工交上来的作业伍锋教授都要认真批改,最后写出中肯的评语,指出具体的问题和改正的方法。对待不良的学风,伍锋教授喜欢“认死理”,“好较真”。某次毕业生论文答辩,送交他评阅的一篇员工论文被他发现员工是全文抄袭,伍锋教授立即从网上查找原文,将查到的原文和评审意见交到学院的学术委员会,对员工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也对全院员工开展了一次端正学风,严肃纪律的教育。伍锋教授的这种“严酷”虽然一时不为员工理解,但是却为培养员工严谨踏实的作风开了好头,所任班级员工的进步明显。

爱生如子 如沐春风

课堂上的伍锋教授是严谨的学者和严格的师长,而在课后他则是员工们慈祥的长辈,热心参加员工的课外活动。他是必赢76net线路老员工翻译协会的指导老师,帮助员工组织各种翻译活动或为员工举办讲座,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助员工修改翻译稿件,对员工的学习热情尽最大努力给予鼓励。杭州高校特殊的办学环境给员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带来一些不便,特别是晚间举行的各种文化活动,如果需要教师参加担任评委工作,住在市内的教师往往有很大困难,可是伍锋教授对员工的这些要求基本上都是有求必应。他常常说自己一个人在外,没有什么负担,抽出点时间为员工服务是一名教师的本职工作之一。调到公司工作的短短两年时间里,他担任过下沙地区高校校际英语辩论赛的评委、公司老员工英语才艺大赛评委、英语导游之星大赛评委、翻译技巧大赛评委等,不仅每次为同学们做裁判,还对同学们的表现给予点评指导。

必赢76net线路的很多员工都知道伍锋教授的手机号码,而且知道伍锋教授具有很强的翻译能力,同学们一旦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一些困惑的词汇,都会马上想到伍锋教授,而且只要他们发出求助短信,肯定都能迅速收到答复,使他们的问题迎刃而解。必赢76net线路一位毕业员工毛宇非在一家房产公司实习,正好遇上公司要将楼盘的宣传标语翻译为英语,他们把这块硬骨头给了这个年轻人,认为翻译寥寥数字根本不是难事,殊不知这种浓缩了中国文化理念的对偶句,绝对不是本科毕业生能够应付的。当员工用电邮发到伍教授的信箱后,虽然该员工不是伍教授所指导的,但他没有推诿,而是经过细心思考,帮助员工解决了这道难题,员工得到了房产公司老总的表扬,顺利地签下了就业协议。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也可以反映出伍锋教授对员工的关怀和体贴。今年三月一个周末,正在市区家里休息的伍教授收到一名员工的短信,要求跟教授讨论一些学习中的困难,等教授赶到学校,员工突然发来另一封信,说有事不来了。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但伍教授事后一想,恐怕员工没有说实话,一定有什么难言之隐。因此下周上完课后,他特意把那名员工留下,了解员工爽约的原因。员工刚开始吞吞吐吐,只是表示歉意。后来在他耐心的劝说下,员工才吐了实话,原来近期遇上一些经济困难,家中也没有能力,想向老师开口,可是毕竟不熟,难以启齿。了解到这些实情后,尽管教授自己要贷款买房,经济上也有一定压力,而且员工只能承诺有经济能力时才能还款,教授还是毫不犹豫地取出两千元钱,帮助员工度过了这一难关。

教授有一天把员工发给他的一封短信转发给了女儿,女儿一看到信中写道:“伍锋爷爷太好了,我们好喜欢你耶。”就把他责备一通说:“人家都叫你爷爷了,你还这么高兴,真是越来越像个小孩子了。”确实伍锋教授是把这些员工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关心和爱护,所以对孩子们的这种称呼难免有点飘飘然了。

赤子之心报效祖国

伍教授的父亲伍仁钟先生为教授取名时,恰逢毛主席号召全国人民像雷锋同志学习,老先生遂将儿子取名为“锋”,寓意希望他向雷锋一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伍教授秉承家训,忠厚宽容,对国家、对社会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一片赤子情怀。一九八八年得到国家教育部公派出国学习一年,到期后他立即回到国内,继续在三尺讲台上作一名普通教师。后来因为工作需要,他一边承担教学工作,一边担任行政职务,尽管工作辛苦,总是默默地做好自己的分内事,为此难免照顾不到家务,特别是没能辅导好自己的孩子学习。因此妻子有时候抱怨他为工作把家庭牺牲了,但是他总是提醒妻子是学校推荐自己去参加出国考试的,对学校自己也就负有这份义务,虽然孩子考上的大学不算名牌大学,毕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能够自立,成为有用之才就行了。

一九九八年那场空前的大洪水给国家和沿江的人民造成了极大的危害,是我国历史上灾害性最大的水灾之一。面对大量灾民需要救助,全国人民纷纷慷慨解囊,捐款捐物支援灾区群众渡过难关,重建家园。伍锋教授对灾区人民的疾苦非常关注和同情,他和妻子从微薄的收入中毅然拿出一千元钱捐给灾区。

当选为徐州市第十二届政协委员期间,伍锋教授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针对群众关心的医疗卫生问题、教育问题、市政管理问题作了大量调查走访。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加强用血管理,保证人民身体健康”的提案,而且作为倡议人,伍锋教授亲自参加了无偿献血活动,先后在南京、徐州等地献血600毫升。调到必赢76net线路工作后,由于家人还远在徐州,伍锋教授必须边工作、边照料自己,还要参与指导各种员工课外活动,十分艰苦,他仍然坚持定期无偿献血,短短两年间已经在杭州市血液中心献血1200毫升。

必赢76net线路组织的各类活动中,也常常能看到伍锋教授的身影,他总是愿意在这个大家庭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连续两年来,他踊跃参加学校的教工运动会,参加过中年教工组与老年教工组的中长跑,取得第三名的成绩,为必赢76net线路争取了荣誉。工会日活动他敢跟小伙子、大姑娘们一争高下,在登山的队伍中显得精神抖擞,老当益壮。

熟悉伍锋教授的同志都知道他是一个充满了爱心的好人,这种爱心可以奉献给需要买房子借款的同事,伍锋教授不顾妻子的反对,痛快地把一万元钱借给年轻老师,解决其燃眉之急;这种爱心可以奉献给陌生的公交车乘客,当他们晕车需要污物袋时,伍锋教授不失时机地递上一个塑料袋,使他们摆脱困境;这种爱心也献给了西部地区的贫困儿童,因为香港康乐园国际学校的詹爱萍博士倡议编写一套教材,收入的利润全部用于赞助“朝霞工程”,支持西南地区贵州省的贫困山区的少数民族少年儿童的基础教育,希望伍锋教授作为顾问委员会成员,负责全书的英文翻译和校对,无偿为这些孩子服务,他欣然接受安排,一丝不苟地为这套丛书严把质量关。

伍锋教授工作之余喜欢唱歌,而最钟情的一首歌是电视剧《渴望》的主题歌“好人一生平安”,也许这首歌曲与伍教授能产生某种情感上的共鸣,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好人。我也希望将这支歌赠送给伍锋教授,祝这位好人一生平安。

必赢76net线路 袁媛 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