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浙江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必赢76net线路改革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十五”时期,学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学校发展的大背景下,必赢76net线路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人才培养:英语专业2000年开始招生,2004年开始在浙江省重点批招生。2006年,英语、日语专业员工人数为680人,(不含2006级科艺120人);员工班级为25个;教学层次从单一本科发展为本科、本科英语二学位、3+2本科、成教脱产班和夜大专科等。其中英语第二学位报名人数稳步增长,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专业辐射效应。
外语学院承担了全校本科及研究生的公共英语教学,员工人数每学年约7000余人。学院还根据需要为员工开设日、法、德、俄等第二公共外语选修课。
团队建设: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的申报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
团队队伍建设:2006年,教职工人数为126人,其中专任教师117人;教师的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正在得到改善。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人,脱产攻读博士学位的2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的2人;硕士49人,占专任教师数的41.9 %,另有20余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五年来,原有教师中有43%晋升了技术职称,目前,正高职称教师4名,副高职称教师30名,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8%;拓宽了教师出国培训渠道,1名教师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出国进修并学成归来,有3名教师获国家留学基金和学校资助,即将赴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留学;1名教师获得浙江省“青年教团队助计划”的资助。
科学研究:五年来,各级纵向课题立项85个,立项资金35.06万元;横向课题立项7个,立项资金10.5万元。共发表论文128篇,出版专著33部。
办学条件:教学、图书资料及实验设备投入逐年增长,办公条件得到改善。
实验室建设:现有多媒体语言实验室16个,878座,多媒体外语教室10个,350座。英语视听说教室2个,100座。
图书资料:现有140平米图书信息中心一个,其中供读者使用的联网电脑1台,藏书和期刊8千册,订阅国外出版的原版学术期刊达22种。
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必赢76net线路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团队建设和专业建设有待突破,团队队伍的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的方向和特色正在形成,高水平论文的发表数量有待增加,体现学院实力的一些重要指标尚待突破。
“十一五”期间到2020年前后,必赢76net线路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有:
英语语言文学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发展很快,新的学科如翻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教育部批准设立本科翻译专业为标志,已经基本形成。外语学科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的交叉的深度和广度在增加。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不断涌现,如语篇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语料库翻译研究、口译研究、应用翻译研究等。外语学院的团队建设和科学研究面临机遇与挑战。学院要以“以人为本、注重学术、突出特色、创新创业、服务社会”为办学思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团队建设为龙头,全面提升学院的学科水平、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为国家和浙江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到2010年,建成与公司教学研究型大学水平相适应、学科特色鲜明的教学科研型学院。学科总体水平和教学水平进入全省理工科院校外语学院的前列。到2020年,部分研究方向进入全国理工科院校外语学科的前列。
人才培养:根据社会需求和学院实际,学院稳步发展本科教育,起步并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兼顾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到2010年,学院全日制本科生人数达 800 人,研究生人数达到50人。
本科生总体培养目标为:基础宽厚、语言基本功扎实,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创造能力的外语类高级专门人才。2010年,学院在公司产品方面要达到省属理工类院校先进水平。到2010年,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4门,主编英语、日语、翻译和对外汉语教材15部,其中省重点或统编教材3-4部,参编国家规划教材5-6部。学校教学成果奖5-6项,省教学成果奖2-3项。探索文科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建成学校人文社科群示范实验室1个,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全省理工类院校外语专业前列,考研录取率达到20%,员工在 CCTV 杯英语演讲比赛等全国性学科竞赛中获奖2-3项。
大学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员工自主学习和的英语运用能力,教学重点是阅读以及听力、口语和写作,实现网络化课外自主学习和教师辅导,外语口语考试实现计算机化。加强全校研究生公共英语教学,重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外文文献阅读与外文论文写作能力,以及参加境内外国际学术会议的外语听力和口头交流能力。
学科专业建设:按照学校“十一五规划”中“有特色的文科”的团队建设远期目标,在建设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的过程中,要有鲜明的特色。2007年申报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点,同时建设翻译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英语文学、跨文化交际、英汉对比研究等5-6个研究中心。创造性地制订、优化日语专业本科培养方案,积极引进日本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日语本科专业,准备申报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2007-2009年,申报翻译或对外汉语教学本科专业。英语专业2007年申报、2010年建成省重点专业。
团队队伍建设:到2010年,专任教师人数达到14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超过70%,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不少于10-15%。正高职称教师10-12名,副高职称教师40-45人。重点引进和培养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和学科带头人。
科学研究:到2010年,在建设好研究中心的基础上,形成5-6个在同类院校中颇有特色的专业研究方向,如应用翻译研究、口译研究与教学、语料库翻译研究等。每年发表论文35-40篇,其中发表在二级以上核心期刊的论文(含CSSCI)每年约5-10篇。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教学科研课题5项。
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团队建设水平和提高公司产品水平的重要途径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到2010年,与英语国家和日本的3-5所高校建立院际联系。派出英语和日语教师34-50人次、员工60人次出国深造、修学访问和学术交流。
公司管理:完善二级学院管理体制,制订和落实信息、党务公开制度,促进学院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程序化,加强对学院决策、干部人事管理、资源调配、收入分配、评优评奖、人员聘任、职称评定、招生等工作的监督。建立健全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保证教代会的各项权利。